一、单位概述
我院系隶属于中共云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(云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)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。
1979年11月27日经云南省革委会批准设立云南省第五机械工业局综合研究所。1984年,因云南省第五机械工业局并入云南省国防科工办,更名为“云南省国防科工办综合研究所”。1994年10月18日经云南省编制委员会批准,更名为“云南省国防科工办研究设计院”,2010年2月,因云南省国防科工办更名为云南省国防科工局,我院经省编办批准更名为“云南省国防科工局研究设计院(加挂云南省国防科工局综合研究所)”。2015年3月12日,经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批准,以我院为依托设立“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云南数据与应用中心”。2015年3月30日,经省委编办批准,我院加挂“云南省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工程中心”牌子。2018年12月,经省委编办批准,更名为云南省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(加挂云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综合研究所、云南省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工程中心)。
目前我院有4495.55平方米的办公面积,在职职工人数62人,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6人(高级职称21人,中级职称15人)。
二、业务范围
成立之初,我院的任务为:侧重研究与我省山地、丛林相适应的地方兵器;积极研制新的民用产品;负责五局系统的环保监测工作。随着我院的职能和宗旨不断演化和发展,过程中由成立之初的职能,发展演变为:系统内有关产品、工艺、设备设施技术研究开发;工程研究设计、工程质量监督、技术咨询、节能评估和能源审计;军工、民爆行业以及烟花爆竹业,机械、电气制造业,房屋和土木工程业,仓储业等的安全技术咨询、安全评价和标准化评审。2018年机构改革以后,主要职责是:负责为军民融合课题研究、规划编制、政策制定等提供咨询服务;开展军工等行业技术服务;推广卫星数据应用。
三、科研情况
在过去四十余年中,先后为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内相关单位完成了汽车、冰箱模具设计,引进炸药自动装药机消化吸收测绘设计,粉状炸药生产线、烟花爆竹生产线、民用爆炸物品仓库等项目设计(安装)任务;开展军工、民爆、烟花爆竹等行业的安全技术咨询,服务企业安全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;同时我院发挥自身优势,以服务社会的目的,先后自主研发了液压自动压砖机、电热式谷物烘干机、水磨石成型机、YJN系列异步电机节能器、汽车防盗报警器、甘蔗种苗脱毒热水处理设备、中医熏蒸牵引理疗床等研发项目。其中,甘蔗种苗脱毒热水处理设备获得国家专利;中医熏蒸牵引床开发项目于2007年申请西山区科技项目并通过验收。
2018年改革转型以来,我院坚持以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中心任务,主动思考、靠前研究,较好发挥了“智库+技术服务”作用。其中,智库建设方面:共参与上级业务工作30余项,参与5个省委政研室课题,12个研究成果获上级领导签批,参与1个国家社科课题研究,承担1个省社科课题研究,理论研究文章共荣获各类征文比赛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5项、优秀奖5项;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。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方面:负责运营云南省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公共服务线上平台,平台门户网站及公众号共发布内容3191条;平台注册用户405家,公众号关注用户1793人;携手平台注册用户单位,参与筹备组织光电探测技术、特种橡胶和卫星应用等专项需求对接会,汇聚先进技术产品,形成《先进技术产品目录》两期,为相关单位提供参阅和介绍,促进和萌发需求对接。军工等行业技术服务方面:依托发挥在安全生产、职业卫生、技术服务方面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优势,积极发挥安全生产专家智库作用,共组织600余人次支撑省国防科工局做好军工、民爆行业安全检查,为军工、民爆企业提供技术咨询,积极服务于云南国防科技工业。推广卫星数据应用方面:坚持服务航天强国战略,精准聚焦业务目标,创新推广卫星数据应用,累计接收存储高分卫星原始数据7万余景,数据储存量达137TB,为我省70余家政府机构、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事业等单位免费提供3万余景高分卫星数据,实现高分数据应用从省域到县域推广;设立研究分中心5个,行业分中心4个,区域分中心2个;高分一期项目获全国唯一的优秀、第一名,高分二期项目获全国优秀、第二名,正在组织高分三期项目验收工作;获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;荣获“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铜奖”1项、“高分专项卫星应用优秀成果”荣誉2项、“云南省职工创新成果”2项,成功创建“云南省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室”。
四、今后的发展目标
我院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,重点开展前瞻性研究,为我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;高质量推广卫星数据应用,为通导遥一体化发展积极建言献策;创新工作思路运营好云南省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公共服务平台,促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;持续履行好军工、民爆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工作任务,为系统内安全生产保驾护航,着力发挥作为全省军民融合发展“智库+技术服务”支撑单位作用。